北歐漫活一抹日式侘寂感
全室以 Japandi 混合風格重新詮釋居家光景,在北歐的清新溫潤與日式的靜謐簡約之間,尋找生活的平衡。動線的規劃流暢且合理,隔間設計亦極富巧思,界定空間卻不拘束感官,讓人在其中自由穿梭,感受居住的自在與舒展。
以木質的質感貫穿空間,帶來溫暖和親近感。打開格局後窗外透進的自然光線,投射出柔和的光影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宛如仙境的氛圍。 牆面的留白如同一首無言的詩,每一處空白都是寧靜的韻律,讓眼睛在其中得到休憩。 整個空間中沒有繁瑣的裝飾,只有簡單的擺設和綠色的植物,它們在靜謐的氛圍中綻放著生命的力量。每一個物件都被精心挑選,融入空間,呈現出一種自然而純粹的美感。
隔間輕啟,光景即是分野
天花低語,引導動線滑行
木紋如水,柔化轉折與邊界
留白藏心,空氣成為語彙
格局打開,是設計,也是生活的深呼吸
玄關:木格柵下的慢活序曲
將門邊畸零處巧妙轉化為格柵鞋櫃,讓空間不再被浪費,也創造出具節奏感的視覺語言。格柵設計使空氣得以自由流通,兼顧機能與美感。櫃體上方設置端景平台,既可收納安全帽等日常物品,也能陳列雅緻小品,為玄關注入一抹生動綠意與生活氣息。
以水磨石鋪陳落塵區,善用其抗塵特性,有效減少灰塵累積,讓入門之處維持清爽潔淨。細節之中體現設計的用心,也為家的第一印象注入清新質感。
衣帽櫃延續格柵語彙,將視覺風格完整統一,為了隱藏突兀的變電箱,特別設計按壓式木門,融於櫃體之中,達到美感與機能的平衡。
結合了實用性和美觀性的活動的穿鞋椅,與櫃體一致的設計風格呈現,使其在平時可以作為一個舒適的穿鞋椅,而當有朋友來訪時,也能夠變身為一個長椅,提供額外的座位空間。
廚房:清爽與秩序交織
高光面材與自然光交會,讓廚房不只是功能場域,也是一個富含光影變化的靜謐角落。從早晨到黃昏,光線的移動替空間添上詩意的節奏。
選用與櫃體色調相襯的烤漆玻璃,取代傳統磁磚,不僅提升整體視覺質感,更兼具耐用與易清潔的特性,讓美感與機能達到恰如其分的平衡。
冰箱櫃特別與水槽區域適度錯開配置,不僅避免物品意外掉落於縫隙難以清潔,更能有效減少髒汙堆積的情況,使日常整理與打掃更加輕鬆高效。
餐廳:創造更靈活的生活場景
餐廳不設傳統餐桌,改以中島吧檯取代,讓空間更加靈活實用。這樣的配置不僅提升了動線流暢度,也讓整體場域顯得更為開闊輕盈。中島成為料理、用餐與交流的多功能核心,重新定義家的相處方式,也改變了人與空間之間的互動節奏。
從中島望向客廳,視線無遮蔽、光線自然流動,使空間更顯通透寬敞,也讓料理、用餐與互動無縫串連,呈現出回歸生活本質的慢活節奏。
吊櫃搭配開放式層架,收納與展示並存,讓餐區不僅承載日常所需,更成為情感交流的延伸。
中島設計可以改善空間的流動性和功能性,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儲物空間和用餐選項,使廚房與其他區域更加連接和協調。
中島不僅取代了傳統餐桌的角色,更成為場域之間的溫潤分界,在不以實牆區隔的開放格局中,形塑出各自獨立又彼此串聯的空間層次,動線更為清晰順暢,使生活的每個場景都能自然展開,彼此過渡而不干擾。
客廳:無聲設計裡的日常低語
以溫潤木質與留白牆面構築而成的客廳,捨去繁複裝飾,將視覺重點交還給光與空氣。大片落地窗引入自然光,紗簾柔化日照,讓整個空間始終浸潤在柔和的光影之中。
電視牆以水平延展的收納設計為主軸,結合通透的玻璃展示櫃與實用的封閉櫃體,整體以留白手法營造寬敞純淨的氛圍,同時將插座面板與線路溝槽巧妙隱於櫃體之中,減少雜訊干擾,使畫面更顯俐落純粹,呈現出簡約而沉靜的居家景色。
將原本介於客廳與書房之間的隔間牆予以拆除,重新調整場域界線,使空間得以橫向開展,提升整體的通透感與延伸性。此舉不僅釋放視覺壓力,也促使自然光得以從雙側窗面自由流動,貫穿整個公領域,強化空間的明亮度與開闊感。即使在小坪數格局中,也能形塑出寬敞舒適、光影自由流動的生活環境。
公領域原有多支橫樑錯落於天花板中,構成視覺上的斷點與壓迫感。設計上採以木紋材質包覆結構樑體,順勢將原本突兀的量體轉化為空間的引導軸線,使其成為天花延伸的一部分,與立面的櫃體語彙相互呼應。溫潤的木質調不僅柔化了結構形體,也賦予空間自然的節奏與韻律,讓視覺更具延展性,使整個公領域顯得更為統一、開放且富層次。
整體空間以無印風格的木質調作為基底,搭配白色牆面鋪陳出簡約純淨的空間氣質。取消傳統實體隔間,透過高低錯落的天花板語彙隱性劃分場域,使空間彼此獨立又保持流動性。
整體空間透過材質一致性與無實體隔間設計,讓兩個場域在獨立中保持聯繫,在日常裡自然流動,開啟一種不被拘限的生活節奏。
從客廳望向書房,原先的隔牆已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開放通透的格局設計,使視線與光線得以自由穿梭。天花以木紋包覆延伸,巧妙串連客廳與書房上方量體,形成視覺與動線的隱性引導。
一個午後閱讀或靜坐的片刻,沒有刻意安排,卻讓人想久留。
書房:走進一座木屋深處
由沙發背牆自然界定出的空間場域,串連客廳與書房,營造出無須實牆也能清晰分界的生活節奏。
木紋天花板的設計,不僅巧妙化解了橫樑壓頂的視覺壓力,更以溫潤質地營造出自然且放鬆的氛圍。細緻的紋理在光影下輕柔流動,讓空間彷彿被森林包覆,帶來一種柔和靜謐的感受,使人在其中不自覺放慢步調,感受到被木質溫柔擁抱的日常。
書桌延續空間木質調性,搭配圓角修飾細節,弱化量體感,使整體更顯溫潤柔和。
凝住時間的瞬間,描繪出日常裡最柔軟的片刻。
將書櫃視為形塑空間的重要角色,在「易潔」與「美感」之間取得巧妙平衡。大容量的櫃體滿足書籍與雜物的收納需求,門片選用長虹玻璃,替空間添入一抹朦朧的清新質感,既可遮掩內部的視覺凌亂,也減輕實體門片帶來的壓迫感。櫃體一隅的格柵門巧妙隱藏了通往主臥的入口,不著痕跡地融入書櫃設計之中。視覺上延續木質的調性與垂直線條,機能上則實現空間的完整串聯,讓動線自然流轉,也讓主臥入口在視覺上保持低調不干擾。
主臥:減壓式收納,讓臥室自由呼吸
主臥刻意不設置傳統衣櫃,以吊櫃與開放式吊衣桿取代,讓牆面視覺更輕盈,也讓空間不感擁擠壓迫。床尾延伸整排抽屜櫃,並與梳妝台整合,巧妙串聯起機能與美感。
從吊櫃、吊衣桿到床尾抽屜櫃,水平線條貫穿整面牆,搭配鏡面梳妝台的延伸反射,營造出視覺上的寬闊錯覺。
奶茶色牆面搭配白色與淺木色櫃體,渲染出溫柔靜謐的空間語氣,讓主臥不只是休息場域,更成為情感沉澱的所在。
隱藏式窗簾盒將窗簾軌道巧妙嵌入天花板結構中,形塑出「天幕垂簾」的視覺語彙。窗簾自天花落下,產生如瀑布般的柔順垂直線條,垂墜至地面,不僅修飾窗體與牆面轉角,亦透過視覺連貫性強化垂直向的挑高感,營造出空間放大的錯覺。
床頭背牆留白處理,搭配溫潤柔和的奶茶色調,將視覺焦點留給光影流動與材質本身的細膩紋理,讓牆面成為襯托空間感受的背景,而非搶眼主角,搭配水平延展的木皮床頭板與簡約造型壁燈,牆面留白反而強化了空間的秩序感與節奏感,也讓整體視覺向上延伸,營造出比實際高度更開闊的視野。
主臥房門規劃為自動迴歸式設計,透過鉸鍊內部結構的回歸裝置,於開啟後可自然緩閉至原位,不需手動推回,強化日常便利性,也進一步維持公私領域的視覺整潔與秩序感。
客房:化繁為簡的小空間哲學
在有限的坪數中,客房以「化繁為簡」為設計主軸,透過一體成形的整合式機能配置,創造出最俐落實用的空間表情。沿牆面規劃開放式衣櫃,搭配吊衣桿與層架,滿足臨時收納與展示機能。
選材以灰階木紋為主調,與米杏色牆面交織出靜謐溫潤的氛圍,為來訪親友或短暫使用者提供一方沉靜、無壓的休憩空間。即便空間不大,仍可透過恰到好處的留白與剛好的機能,展現對生活質感的講究與對賓客的尊重。
衣櫃一隅延伸出簡約梳妝檯與床頭板,使視覺與動線達到連續整合,消弭量體切割感。